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44:00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时间标记非凡印记,在贵州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为贵州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总遵循。

2011年5月9日上午,习近平同志考察黔南州福泉市的瓮福集团,对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等做法表示赞许。当天,习近平同志还来到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与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交流,鼓励大家更加注重应用技术,更加注重示范推广,更好服务“三农”。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深情寄语学校实训基地学生,“学生时代是美好的,同学们在这里奋发力量,每一寸光阴都很宝贵。”

2021年2月5日上午,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殷殷嘱托,坚定了贵州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承关怀而奋起,贵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

【记者手记】

仰望苍穹,“天眼”基地探寻脉冲星密码;埋头耕耘,贵州大学科研人员奋力书写“三农”答卷;贵州的科创基因,闪烁于遥远星空,也根植在广袤大地。

从磷矿石到新能源材料,瓮福集团的绿色“突围”折射贵州工业的质变,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

从一校、一园到一座城,清镇职教城培养的技术人才,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储备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大军。

贵州的实践印证,高质量发展不是单一维度的突进,而是科技、教育、产业、人才的系统重构。

当“天眼”探索宇宙奥秘的执着精神,与田间地头攻克技术难关的实干作风相遇;当传统产业的转型阵痛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当职教课堂与工厂车间的界限逐渐消融;这片“地无三尺平”的土地,正以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处处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贵璇 王雨 管云 张凌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