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回顾2018年贸易战期间A股市场表现,2025年中美关税升级对A股投资的启示与建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8:01:00    

来源:市场资讯

一、2018年贸易战期间A股市场表现复盘

(一)市场整体表现

  • 指数跌幅

    :2018年上证综指全年下跌24.59%,深成指跌34.42%,创业板指跌28.65%,市值蒸发约14.6万亿元。

  • 阶段性特征
    • 2018年3-6月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340亿美元→160亿美元→2000亿美元清单),市场单边下跌,出口依赖型板块(电子、机械)领跌。

    • 2018年7-12月

      :政策对冲加码(减税降费、基建补短板),消费、黄金等防御板块逆势走强。

(二)受益板块及逻辑

  1. 农林牧渔(反制逻辑)
  • 驱动因素

    :中国对美大豆、猪肉加征25%关税,推升国内农产品价格预期。

  • 代表个股
  • 宏辉果蔬(10日7涨停,水果加税直接受益)

  • 敦煌种业(大豆替代逻辑,月涨幅超40%)

  • 北大荒(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年涨35%)。

  • 黄金与避险资产
    • 驱动因素

      :贸易不确定性叠加人民币贬值(美元兑人民币破7),避险需求激增。

    • 代表个股
      • 山东黄金(金价年内涨15%,股价涨25%)

      • 中金黄金(黄金期货价格攀升带动股价涨20%)。

  • 半导体与科技自主可控
    • 驱动因素

      :美国制裁中兴通讯(2018年4月)倒逼国产替代加速。

    • 代表个股
    • 北方华创(国产刻蚀设备龙头,月涨幅40%)

    • 中兴通讯(解禁后反弹110%,情绪标杆)。

  • 食品饮料与消费防御
    • 驱动因素

      :外资抱团避险(陆股通持股占比提升至3.2%),内需刚性支撑。

    • 代表个股
    • 贵州茅台(年内逆势涨15%,消费升级逻辑强化)

    • 恒瑞医药(医药板块避险属性凸显,年涨20%)。

  • 稀土永磁(战略反制工具)
    • 驱动因素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反制美国,叠加新能源需求预期。

    • 代表个股
    • 北方稀土(氧化镨钕涨价推动,年涨35%)

    • 厦门钨业(中重稀土分离龙头,年涨25%)。

  • 基建与政策对冲
    • 驱动因素

      :经济下行压力下基建投资加码(2018年Q4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10%)。

    • 代表个股
    • 三一重工(工程机械龙头,政策催化反弹60%)

    • 海螺水泥(基建需求推动,年涨18%)。

    二、2025年中美关税升级对A股投资的启示与建议

    (一)两次贸易战的核心差异

    1. 关税强度与覆盖范围:
    • 2025年关税税率达65.7%(叠加此前惩罚性关税),覆盖半导体、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业,远超2018年最高25%的水平。

    • 2018年主要针对消费品(如家电、汽车),2025年聚焦科技供应链(芯片、AI、光伏)。

  • 政策工具升级:
    • 2025年优势

      :财政刺激力度更大(特别国债规模或达1.5万亿元)、产业政策更聚焦“科技点火”(半导体设备补贴翻倍)和供应链安全。

    • 2018年局限

      :政策对冲以基建为主,科技扶持力度较弱。

  • 市场韧性增强:
    • A股外资持股比例从2018年的2.5%升至2025年的6.8%,内需对GDP贡献率从76%升至82%。

    (二)2025年投资策略建议

    1. 短期避险:规避出口依赖型行业

    • 高风险板块
      •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对美出口占比42%,关税或致毛利率压缩至8%以下)

      • 汽车零部件(特斯拉供应链企业面临订单流失风险)。

    • 替代方向
      • 转向内需消费(食品饮料、医药)和高股息资产(长江电力、中国神华)。

    2. 中长期布局:把握三大主线

    • 国产替代加速
      • 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2025年国产化率目标70%,政策补贴翻倍。

      • AI算力(寒武纪、中科曙光):国产GPU市占率预计从10%提升至30%。

    • 新质生产力
      • 量子计算(国盾量子)、人形机器人(拓普集团):技术突破对冲供应链风险。

      • 绿色经济(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光伏组件成本较欧美低40%,出口韧性凸显。

    • 区域合作红利
      • “一带一路”基建(中国交建)、跨境电商(SHEIN供应链企业):对冲对美出口下滑。

    3. 防御性配置:黄金与高股息组合

    • 黄金逻辑

      :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紫金矿业(黄金储量3000吨)受益于资源战略属性。

    • 高股息逻辑

      :银行(招商银行PB 0.65倍)、公用事业(长江电力股息率5.8%)提供稳定现金流。

    4. 风险对冲工具

    • 期权保护

      :针对出口链重仓股(如立讯精密)买入认沽期权,对冲关税冲击。

    • 跨市场配置

      :通过QDII增配港股科技(中芯国际、美团)分散风险。

    三、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

    • 2018年教训

      :出口链(机械、纺织)短期承压,但国产替代(半导体)和消费(白酒)成反弹主线。

    • 2025年机遇

      :政策托底力度更强,科技自主化(AI、量子)和内需升级(医疗、新消费)或复制历史超额收益逻辑。

    • 关键监测指标
      • 美联储降息节奏(若推迟将加剧全球衰退风险)

      • 国内特别国债发行规模(预期1.2万亿元以上)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2025年目标70%)。

    结论:2025年贸易战对A股的冲击将呈现“短期脉冲式调整+中长期结构性机会”特征,投资者需在防御(高股息、内需)与进攻(国产替代、新质生产力)间动态平衡,重点关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共振领域。

    (转自:金融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