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即“抢空”!川大新开“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4:53:00
近日,四川大学“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正式开班,开课即“抢空”!

微专业是指不局限于本科专业目录,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国家或区域急需领域的核心素养、能力、知识,精心建设一组核心课程的人才培养项目。“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课程主要由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承担,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诊疗设备、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四川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强医、理、工、管等学科融合,充分发挥医学和多学科门类优势,邀请到校内外20余位教师投入微专业课程建设中,包括教授6名(国家级人才4名),副教授10名(省级人才2名),以及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实践工作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学术引领和科研指导,为他们未来投身医疗健康领域智能化建设打下重要基础。
“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面向四川大学2022级、2023级在读全日制本科生进行招生。项目计划招生25人,最终有64位来自12个学院的同学报名参与。微专业共设1个班级,每周日进行授课,学制为1.5年,含10学分。开设该微专业旨在应对医疗健康领域在数据分析、诊断治疗、临床决策等方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微专业以培养医疗健康领域AI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精心设计:医学大模型与生成式AI应用、数据研究设计与应用、医学数理统计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数字信号处理与生理信号监测、深度学习基础与医学图像6门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为医疗卫生体系的进步与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课程突破传统学科界限,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系统学习医学AI核心理论的同时,依托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华西医学模拟中心强大的算力平台和专病数据库、前瞻性队列等数据资源,开展从电子病历分析到医学影像识别的全流程实践。课程特别引入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的AI专家团队,指导学生跨学科组队,将前沿AI技术应用于真实医疗场景的解决方案开发。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AI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也鼓励学生努力孵化一批具有转化价值的创新成果,为医疗智能化发展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

开班式上,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申文武副书记提到,微专业课程对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下一步微专业能扩大授课规模,面向更多想要学习医学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师生员工开放。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启军提到,医学人工智能本科微专业是计算机学院与临床医学院未来深度合作的新起点,该课程在设置上体现了“基础+特色”的课程架构,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强化了专业的针对性。项目式、案例式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加深对应用场景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正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据了解,“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第一节课刚结束,就有同学自发组建跨学科科研小组,计划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智能辅助医学诊疗、医学数据挖掘分析等相关课题研究。还有未报名同学主动申请旁听,课程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展现了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巨大吸引力,也为学校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
近年来,四川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教育教学创新。微专业作为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微专业的开设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为未来学术深造与职业生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相关文章
-
开课即“抢空”!川大新开“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
2025-04-16 14:53:00 -
政策多管齐下 护航独角兽企业“高跳快跑”
2025-04-16 10:40:00 -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
2025-04-15 16:07:00 -
上海一患者重症肺炎被AI误诊成普通感冒险丧命
2025-04-14 23:42:00 -
南科大港中深昨举行校园开放日 两校招生专业和人数均有增加
2025-04-14 07:49:00 -
AI赋能医疗,盈康生命驶入超车道
2025-04-13 1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