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夏收全面结束“以秋补夏”积极展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2:02:00
从咸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5月24日自泾阳县口镇旱塬小麦开镰收割后,咸阳全市夏收工作陆续推开,6月上旬进入收获洪期。截至6月24日,全市299.5万亩小麦、22.8万亩油菜均已全部完成收获。
夏收期间,咸阳市农业农村局成立7个技术服务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督导“三夏”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农业农村与发改、农机、气象等部门联动,做好服务保障。及时下发抓好抗旱保粮通知,印发夏播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分区域调度小麦收获进展,研判熟期,会同农机部门做好农机调度,机收作业调整,确保颗粒归仓,大力推广玉米增密度、膜下滴灌等技术,确保夏播出苗及质量。农机部门共组织6万多台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

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咸阳夏粮平均亩产304.6公斤,较上年(314.4公斤)減少3%左右,主要原因是旱腰带地区特别是阳坡地带受影响较大。就全市单产水平来看,去年是近20多年来的次高年份,今年的单产虽较去年減少,但仍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虽然夏粮受旱,但有利的条件是去年秋播基础好,病虫害少,后期光照充足干物质积累多,宽幅沟播、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推广良好。
根据调查,南部灌区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特别小麦浇3水以上的,产量与去年持平,浇4水以上的田块较去年不同程度增产。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对灌区42户粮食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产量进行统计,几乎有一半单产达到700公斤以上,有4户达到750公斤以上,最高产为三原县孟凡家庭农场的8亩小麦,单产791.3公斤。全市实施小麦绿色高效提单产项目的田块25万亩,南部灌区平均亩产515公斤,北部旱塬平均亩产396公斤。

针对夏粮受旱实际,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开展评估,积极组织开展“以秋补夏”,通过补种改种和扩种夏闲田,种植早熟玉米、豆类等11.3万亩,全市秋粮面积达到259.5万亩,其中玉米242.5万亩。当前,夏玉米均已出苗,大多在3-5叶期,长势良好。春玉米受干旱影响播期拉长,目前苗情差异较大,处于大喇叭或小喇叭口期,长势较好。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步将切实抓好秋粮作物田间管理,落实查苗补苗、肥水统筹、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措施,实现以丰补歉,保持全年粮食总产稳定。
相关文章
-
咸阳夏收全面结束“以秋补夏”积极展开
2025-07-01 02:02:00 -
三部门提示防范“订单农业”骗局风险
2025-06-27 15:23:00 -
遵义这条三级公路建设有新进展,最快7月底建成通车!
2025-06-26 15:05:00 -
《潍坊日报》聚焦寿光——田柳镇:特色种植“枝繁叶茂”
2025-06-25 09:09:00 -
火场抢收小麦的“姐弟双侠”
2025-06-22 16:00:00 -
笔试倒数第二入围?公开招聘被质疑,湖北农科院通报:暂停招聘,启动调查
2025-06-20 2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