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助力退役军人就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35:00
今天(4月1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工商联六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就业支持体系,促进其高质量充分就业。
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就业支持体系
此次就业专项行动以“戎耀新程 就业护航”为主题,从4月开始持续到11月,包括就业跟踪、稳岗扩容、就业攻坚、国有企业专项招聘、民营企业招聘等6项服务活动。

六部门鼓励各省区市、相关地市合作,共享优质就业岗位资源,根据服务对象的安置方式、学历、年龄、专业特点等,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小而精”“专而实”的招聘活动,精细化提供就业服务。同时,地域毗邻、产业优势互补的区域要联合开展招聘活动,跨区域提供就业服务。此外,要联合相关部门在交通运输、国防动员、应急救援、基层医疗卫生、村(社区)基层“两委”等领域开展专项招录培养。
数据显示,退役军人事务部自2023年启动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以来,指导全国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共举办了招聘会2.27万场次,提供就业招聘岗位1300万个,65万多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
人工智能赋能退役军人就业行动
在这次的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新特点,就是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退役军人就业。
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明确,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深度挖掘就业数据,全面分析当地退役军人就业整体情况。此外,国家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发退役军人就业专属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简历自动生成、岗位精准匹配,智慧化提供服务。

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广大退役军人带来新的就业途径,就业专项行动也明确,各地要大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技能培训,引导退役军人在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与训练、算法基础、机器学习等领域就业。
因地制宜 出台专项政策促进退役军人就业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退役军人就业政策制度体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和规模,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了各类专项政策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退役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平均就业率已达86%。
退役军人事务部表示,2018年以来,他们先后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30余个政策性文件,涉及退役军人学历提升、培训赋能、就业支持、创业扶持等方面。在湖南,当地明确国有企业、中小学教师招录退役军人比例均不低于5%,对难以通过市场化就业获得工作的,优先安排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

在江苏,全国首个省级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市场本周正式启用,并举行了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现场31家企业为退役军人提供了上千个岗位。除了常规的网约车司机、安全员,还有涉及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等一批新兴领域的无人机飞手、智慧家庭工程师等岗位。
退役军人事务部表示,下一步还将深入挖掘新行业领域、就业合作企业资源,持续拓宽就业渠道和规模,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责任编辑:陈思思
相关文章
-
驻青高校科创平台:与城市“同频共振”
2025-04-18 09:54:00 -
开课即“抢空”!川大新开“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
2025-04-16 14:53:00 -
政策多管齐下 护航独角兽企业“高跳快跑”
2025-04-16 10:40:00 -
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工作将于4月20日结束
2025-04-15 09:48:00 -
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电力行业公共数据登记工作圆满完成
2025-04-15 07:25:00 -
聚焦“老小”群体 严把食品安全关 ——宁南县开展“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2025-04-15 0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