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发现一处道光年间摩崖石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03:00
近日,重庆市梁平区在仁贤街道发现一处清代道光年间的摩崖石刻。经考证,该石刻上“霖雨苍生”字样的上款刻有“道光丙午夏”(即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下款为“理分县事思唐安恒泰敬题”,清晰揭示了题刻者的身份与年代背景,为研究清代基层治理与水利文化提供了关键线索。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摩崖石刻位于临溪崖壁,主体“霖雨苍生”4字雄浑厚重,上款“道光丙午夏”精准指出石刻时间为公元1846年夏季。结合《梁山县志》第七卷官师志县丞篇记载“安恒太(‘太’同‘泰’)贵州思南拔贡二十六年署任”,可初步推断“理分县事”指代安恒泰时任县级佐官(清代分县主官多由县丞或州同代理),“思唐”为安恒泰籍贯,即贵州思南府(现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这揭示了那个时代官员跨地域任职的背景。
据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少华介绍,“霖雨苍生”典出《尚书·说命》,商王武丁以“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比喻贤臣济世,此处题刻既呼应道光后期川东旱涝频发的史实,亦暗含官员勤勉造福百姓之意。而“云行”“水立”2组行草题刻,除描绘山水气象外,“水立”一词更疑似化用《荀子·宥坐》中“水主量必平”的治水哲学,隐喻官员应以水为镜,时刻秉持公正。
重庆大学历史学者王振分析道:“‘理分县事’官员亲题石刻,表明水利建设属当时基层行政要务。题刻既为工程纪事碑,亦是以文化符号强化‘官民共治’的治理手段。”
目前,梁平区已将该石刻纳入“川渝水利遗产廊道”保护计划,拟通过科技手段复原题刻原始色彩,并结合安恒泰题刻事迹开发沉浸式研学项目。(文/谢忱 图/梁平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文章
-
重庆梁平发现一处道光年间摩崖石刻
2025-04-10 14:03:00 -
一场跨越七十余年的“认亲”
2025-04-04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