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川渝联动再升级!“一带一路”侨界盛会明年四川接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3:31:00    

7月2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成果通报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许华坤 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副部长

孟卫红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主持人

何 涯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副部长许华坤介绍,今年以来,中国侨联围绕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线,着力凝聚全国侨联系统力量,深入持续开展“4530”行动,推动侨界日益形成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新格局,在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稳外资稳外贸方面发挥侨界优势、形成合力。


本次大会就是“4530”行动的生动呈现。大会在品牌化、机制化、体系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具体可以用“3个平台、1个机制”来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打造了一个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宣传平台。

大会主办层级高、嘉宾分量重、资源网络聚集,通过交流交往促进各方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宣传凝聚作用。


会上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十二年来在重大标志性工程以及“小而美”民生项目、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化了各方对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与会侨胞深受鼓舞、获得感强,深切感悟到党和国家对于侨胞的殷切希望,激发起侨胞广泛共鸣和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



——着力打造了一个团结广大侨胞广泛参与“一带一路”的引领平台。

中国侨联首次组织评选“一带一路”侨力量十佳案例并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案例遴选自全国各省级侨联组织选报的一百余个侨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秀项目,包含海外侨商产业园区、绿色能源、民生项目、公益事业、国际传播等多个领域,集中体现并充分彰显广大华侨华人“以侨为桥”助力“走出去”“引进来”,投身“民相亲”“心相通”等方面的独特贡献,为侨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引领与示范。


大会期间启动的“一带一路”华商组织协作网整合全球华商资源,促进“一带一路”经贸、文化、科技等多领域交流合作,首批成员来自5大洲72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商侨团组织。


“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联盟共有99家成员单位,涵盖侨联、涉侨组织、华商社团等多方机构,依托侨界全球网络与资源优势,开展信息共享、活动联动、渠道对接,促进中国优质产品“走出去”,助力稳外贸工作大局。



——着力打造了一个促进多方共赢的合作平台。

立足服务国家大局,促进与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大会签约项目中,由全国侨联系统推荐的“一带一路”项目共16个,内容包括北京、福建、江苏等全国重点省份侨商侨企在哈萨克斯坦、老挝、赞比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项目,领域涵盖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涉及金额115亿元,是全国侨联系统协同联动,有效聚集侨界力量,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助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以精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为重点,促成一批投向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现代产业集群的高质量项目,构建起侨企民企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长效通道,为川渝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


倾情服务侨胞,大会精心策划了4个单场活动、5条考察线路,系统整合政策、产业、技术、人才、文旅等全域核心资源,打造“信息共享——需求匹配”一站式平台,全面展示川渝地区发展势能,为广大侨胞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形成了一个“部省(市)协同、川渝轮值”的办会机制。

大会形成了立足川渝、服务全国、面向海外的“部省(市)协同、川渝轮值”办会机制,明年将在四川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


这一机制将有助于整合川渝优势,集成侨联系统合力,促成和集中展示侨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广泛成果,使大会成为扎根川渝、面向全球的常态化的全国性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和宣传展示窗口。


何涯主持成果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