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八十八年后,为了不敢忘却的纪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2:34:00    

图片
图片

撰文丨于永杰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这是京韵大鼓老艺术家骆玉笙,当年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的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今年正是这部电视剧播出四十周年,如今听来仍然荡气回肠,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1937年,当时侵华日军已经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实际控制了北平城,只剩下南城的咽喉卢沟桥一带还在中国守军防御之下。77日,筹划已久早已按捺不住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随即炮轰宛平县,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反击,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

虽然中国守军奋勇杀敌可歌可泣,但无奈当时中国国力衰微21天后北平城还是沦陷了。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讲述的就是那段岁月里北平城里老百姓的故事。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标志,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近代以来,日本对华侵略是一步步展开的,甲午海战后他们抢走了台湾,九一八事变后又占据了东北,到七七事变发生之前,日寇已经控制了华北大部分地区。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不再使用以往扶植傀儡、策划自治等羞答答的手段,正式开始全面侵华,从华北地区向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展开侵略战争。

曾经伟大的民族,不会永远沉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觉醒和抵抗的过程。近代以来北京这座古城历经了多次入侵,有人回忆,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老百姓只是麻木地站在路边看热闹,而当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城的老百姓为中国守军送衣送食送弹药,全国军民、华侨、爱国者纷纷捐款捐物,中华大地上鼓动着抗日的决心,全社会展现了极高的爱国热情。《四世同堂》里即描写了北平城从贩夫走卒、工商业者到知识分子,对抗战的支持乃至做出的牺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抚今追昔令人感慨,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列强可谓屡战屡败,而抗日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树立了国人的信心,推动了民族觉醒与团结。在整个抗战历程中,七七事变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人一改过去一盘散沙的局面,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这成为抗战胜利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七七事变提醒我们,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和平终究要靠斗争去争取。它警醒我们,在战争年代,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让我们取得胜利。在和平年代,全民族大团结是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它还提醒我们,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而铭记历史是为了守护和平。正如骆玉笙先生所演唱的那样,先烈们为雪国耻身先去,是为了重整河山待后生,我们这些后辈要牢牢铭记抗战精神。

很多年前我到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参观,事后写下《浪淘沙》一阕,台儿庄和宛平城都是见证伟大抗战精神的古城,今将此词谨录于此,以致纪念:

图片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