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温来袭!收好这份健康提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6:00:00
转自:南京晨报
随着近期气温节节攀升,一度达到30℃+,不少市民都穿上了短袖。但是,最新气象资料显示,一股较强冷空气蓄势待发。专家提醒,此次降温幅度大、速度快,对居民健康构成多重威胁,需结合中西医防护措施科学应对。
降温可能引发
四类健康风险
专家提醒,大幅度降温可能引发四类健康风险。
一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邢俊武提醒广大市民,气温骤降,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二是呼吸道疾病易发。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流感、哮喘、慢阻肺等发作风险,尤其老年人和儿童更需警惕。
三是胃肠道功能紊乱。低温影响胃酸分泌及血液循环,可能诱发胃痉挛、胃肠炎。中医认为“脾胃喜温恶寒”,寒邪易致脾胃虚寒,引发腹痛、腹泻。
四是关节疼痛。寒邪侵袭关节经络,容易导致气血凝滞。特别是膝关节对寒冷较为敏感,气温骤降时,膝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关节活动度降低,易引发疼痛等不适感。寒冷刺激会引发细胞微循环障碍,促使炎性介质释放,进一步加重关节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
教你这样防护
防寒保暖,内外兼护
降温之后外出要注意头、颈、腹、足等部位的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冷风中。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艾灸相应穴位驱寒固阳。睡前用中医师开具的中药泡脚包泡脚,促进气血循环、安神助眠。
饮食调理,温补兼顾
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如西红柿)、锌(如坚果)的食物,增强免疫力。多喝温开水。怕冷人群可以在中医师辨证之后,按证型对应选用温补类食材,如生姜、红枣、桂圆等以驱寒暖身。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类食物,减少肠胃负担。
适度运动,动静结合
避免晨间低温时段户外活动,减少冷空气刺激。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和气血、舒经活络。
特殊人群需重点关注
专家提醒,以下三类人群要重点关注。
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弱,需保持室内温暖,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婴幼儿穿戴适度保暖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综合征”;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公众应及时关注气象预警,结合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及情绪管理,筑牢健康屏障。若出现不适,请尽早就医,出行不便的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
通讯员 杨璞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相关文章
-
发现肺结节,不必太惊慌
2025-04-18 08:30:00 -
【春城时评】警惕素人减肥帖异化为新型“杀猪盘”
2025-04-17 10:43:00 -
肿瘤防治宣传周 | 长治市中医医院开展肿瘤防治知识宣讲
2025-04-17 10:22:00 -
电子地图上线!信阳8家
2025-04-16 10:27:00 -
茂县全面启动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
2025-04-16 03:57:00 -
2025年佛山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推动佛山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2025-04-15 1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