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施秉县牛大场镇:麦冬产业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1:05:00
春耕时节,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各村寨已铺展春耕画卷。在铜鼓村的麦冬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娴熟地进行翻犁、施肥、栽种、浇水等工序,将麦冬种苗植入大地。

“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几份钱。”村民王碧华算了一笔经济账:“土地流转有一份收益,基地务工每天工资一百多块钱,工资当天到手,比外出打零工强多了。”
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麦冬种苗被称为“猫眼睛珠珠”,它们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孕育着山乡振兴的新希望。
牛大场镇创新构建“政企农”联动发展模式:政府统筹土地流转与引导,贵州宏禾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与订单保障,农户以土地入股并参与种植。首期投资建设的20亩示范基地,已形成20个固定岗位及150余个季节性岗位。

“今年种植规模将扩至70亩,按当前市场行情估算,基地年产值有望突破200万元。”贵州宏禾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负责人况江说。
麦冬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药用价值极高,园林绿化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稳定,经济价值较高。
牛大场镇在中药材种植领域已深耕多年,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成熟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全镇早已形成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格局,上下游产业链完善,销售渠道广阔。
当地农户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对各类中药材的种植、养护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些宝贵经验能够迅速应用到麦冬种植中,大大减少种植初期的技术摸索成本,为麦冬种植产业的顺利起步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从零星种植到连片发展,从单打独斗到联农带农,牛大场镇的“麦冬革命”印证着山地农业的转型智慧。当传统中药材遇见现代产业思维,麦冬产业折射出的,不仅是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经济账,更是贵州大山地区破解“守土与致富”命题的生动实践。
在乡村振兴中,牛大场镇将深化“一镇一业”发展策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文旅、康养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化勇
编辑 余光燕
二审 安通
三审 熊诚
相关文章
-
北京朝阳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范城区
2025-04-26 15:34:00 -
普陀区举办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
2025-04-26 11:08:00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施秉县牛大场镇:麦冬产业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2025-04-26 01:05:00 -
精准滴灌“种企业”,苏南强县常熟新的进阶密码
2025-04-25 21:22:00 -
桐柏县:农运会“赛”出乡村振兴新风采
2025-04-25 16:33:00 -
一片绿叶富一方
2025-04-24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