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打造人岗对接新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8:27:00

就业困难人员政策直播现场连线。

社区就业服务站移动窗口。
今年以来,包头市人社就业部门强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通过访企探岗、线上线下招聘、送工入企等多元方式,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全力提高人岗匹配精准度,为求职者与企业架起高效沟通的桥梁。
截至上半年,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48场次,服务招聘单位1002个次,提供就业岗位2.49万个次,线上直播带岗和微信公众号招聘信息浏览量达171.6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68万人次,就业服务成效显著。
精准把脉企业用工“神经网”
传统招聘模式常受时空限制,导致求职者与企业间存在信息壁垒。为此,市人社就业部门创新打造“访企探岗+送工入企”全场景服务模式,将面试现场直接搬到企业厂房,让求职者“沉浸式”了解工作环境、生产流程与岗位实际需求。2024年华资实业集团专场活动中,70余名求职者走进生产车间实地考察,现场23人签订意向书,最终7人成功留用;金利永磁专场吸引80人参与,26人签约,9人顺利入职,人力资源对接精准度提升40%以上。这种“眼见为实”的招聘方式,有效消除了求职者对岗位的陌生感与顾虑,破解了信息不对称难题。
今年,该服务模式进一步升级,通过二维码实时征集企业用工需求,构建“线上报名-线下直达”的闭环服务体系。在杭萧钢构(内蒙古)有限公司和振石(包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专项活动中,150名求职者乘坐“入企直通车”实地考察生产一线,当场就有34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振石新材料一次性解决22名技术岗位空缺,为企业生产注入“及时雨”。与此同时,人社部门将招聘会开进企业周边社区,在昆区、九原区等地开展“家门口”招聘,与包头市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资实业集团公司、茂业天地集团公司等20多户企业达成就业意向110余人,既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又实现了劳动者“就近就业”的心愿,让就业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多层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
为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市人社就业部门精准定位不同群体需求,推动现场招聘进商圈、进高校、进社区,构建多层次招聘服务网络。
现场招聘进商圈聚焦节前节后就业关键节点,春节前后推出以“就在包头,留在家乡”为主题的百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节前盯紧人员返乡高峰,集中收集求职信息、展示创业成果、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举办包头市2025年就业援助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节后抢抓企业复工、人员返岗时机,上班第一天便在青山区万达广场开展首场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人力资源动力。此外,在青山万达广场、昆区吾悦广场、茂业天地等商圈持续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结合“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专项招聘行动”等主题活动,根据不同就业群体特点,举办“退役军人及军属”“残疾人”“零工市场”“女性专场”等特色招聘,实现“周周有招聘、月月有主题、时时有服务”,满足多样化就业需求。
此外,夜市招聘成为就业服务的新风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东河三官庙、包头金街等地的夜市招聘现场人头攒动,企业展位前求职者络绎不绝。其中,金街专场招聘邀请19家企业入驻,提供226个岗位,达成意向216人,现场代招企业8家,代招岗位94个。这种“边逛边找工作”的轻松模式,让求职者在休闲娱乐中对接岗位,也让企业招聘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实现了就业服务与夜间经济的有机融合。
现场招聘进高校则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联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包高校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校园双选会。活动现场不仅汇聚优质企业岗位,还将政策宣讲、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困难帮扶等“一揽子”公共服务送到高校毕业生身边,助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为青年人才在包头扎根发展铺路搭桥。
现场招聘进社区让就业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在包棉1958主题街区开展的社区直招会上,企业展位错落有致,涵盖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为求职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岗位选择。求职者们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仔细阅读招聘简章,积极与企业代表沟通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及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社区直招会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更促进了企业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直播带岗引领就业服务新风尚
在数字化浪潮下,市人社就业部门积极引入数字化手段,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新模式。今年1月起,于每周二、四定期举办直播带岗活动,邀请企业代表走进直播间,详尽介绍企业文化、招聘岗位、薪资待遇、晋升空间等关键信息,让求职者直观全面地了解企业需求,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匹配。
同时,在各类现场招聘会中同步启动直播带岗活动,主播实时向线上观众介绍参会企业的特色岗位、招聘要求及薪资福利,频繁与企业招聘负责人现场交流,及时解答线上求职者的疑问。这种“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让未能到场的求职者也能沉浸式参与招聘盛宴,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招聘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直播带岗以其便捷性、互动性和直观性,逐渐成为求职者获取岗位信息、企业招揽人才的重要渠道,引领就业服务进入“云端新时代”。
深化就业联盟城市对接
为拓宽人力资源供给渠道,市人社就业部门积极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7月,我市与固原市劳务管理服务中心举行座谈,双方围绕企业用工保障、劳务协作机制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共同签署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涵盖建立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劳务交流活动、加强岗位信息共享、深化两地人力资源机构协作、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升级、强化产业交流互访等多个方面。
此次协议的签署,为两地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劳务协作等方面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升级发展,为两地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数字赋能招聘信息精准发布
为确保招聘信息及时、准确、高效触达求职者,市人社就业部门加强对企业用工需求的梳理整合,每周发布招聘计划安排,按月制作招聘月历,让求职者清晰掌握招聘动态。在发布岗位信息前,工作人员逐一核实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在此基础上,择优筛选优质企业和重点岗位开展直播带岗,直播前与企业深入沟通岗位细节,优化直播流程,提升互动效益。通过市区两级就业部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传播渠道,累计发布530个批次企业招聘信息,涉及企业1989家,提供招聘岗位36779个,招聘信息阅读量达32.7万人次,实现了招聘信息“精准推送、直达人心”。
一系列就业服务举措的落地实施,让供需双向对接更加顺畅,人岗精准匹配度持续提升,有效助推了求职者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下一步,市人社就业部门将继续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诉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就业环境,为我市“3+5+N”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更多劳动者在包头实现就业梦想,让更多企业在这片热土上稳健发展。
锐 评
精准就业服务为发展注入民生暖流
□曹瑾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人社就业部门围绕“3+5+N”产业布局推出的系列就业服务举措,以供需双向对接破解就业难题,用精准服务架起求职者与企业间的“连心桥”,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而强劲的民生动力。
这些服务始终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访企探岗+送工入企”的沉浸式招聘、进商圈高校社区的多层次服务,打破传统招聘的信息壁垒,让求职者“眼见为实”、岗位“触手可及”;针对企业技术岗缺口的“靶向输送”、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一站式服务”,更彰显了就业服务的温度与精度。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城市兴。我市以实干举措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更在服务民生中凝聚了发展合力,为稳就业、保民生写下了生动注脚。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部分图片由市人社就业部门提供)
相关文章
-
面试间变殴打现场!女子求职遭围殴致腰椎骨折,涉事企业矢口否认
2025-07-25 08:36:00 -
独立流行x先锋律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狂欢炸场!现场还有隐藏惊喜……
2025-07-24 21:17:00 -
包头市打造人岗对接新生态
2025-07-24 08:27:00 -
山阳县检察院“三管齐下”锻造案件办理新质效
2025-07-23 12:31:00 -
暴雨突袭养鸡场 丹东消防紧急转移12名被困群众
2025-07-23 07:22:00 -
果然视频|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普通类专业405分以上录取希望较大
2025-07-21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