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是什么意思(冬至:由来、习俗与传统文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6 00:07:47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的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间。冬至的“至”是极致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在周朝,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汉朝时,冬至被定为“冬节”,官府会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并且放假休息。《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习俗。其中最著名的习俗之一是吃饺子。

除了吃饺子外,冬至还有其他一些传统习俗。在北方地区,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吃馄饨,因为古代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此外,冬至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如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吃羊肉,以驱寒保暖。
总之,冬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
相关文章
-
激光美白嫩肤效果怎么样?明显吗
2023-10-18 18:09:09 -
电脑系统坏了怎么修复?4招解决
2023-10-18 18:03:36 -
前脚掌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脚底板痛?或与这7因素有关,八个方法可有效缓解)
2023-10-18 18:02:53 -
油性皮肤如何美白最快?很多人都没搞懂,难怪用大牌也是浪费
2023-10-18 17:58:54 -
如何自制美白面膜介绍7款美白面膜的自制做法
2023-10-18 17:57:27 -
电脑选购——电脑哪种品牌比较好
2023-10-18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