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系统是什么(SWIFT系统,欧美主导时代的终结与人民币崛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7 08:03:22
据报道,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成立于1973年,由美国牵头,为各国之间的跨汇率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SWIFT在信息时代迅速普及,目前有200多个国家和800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了该机制,每天有数千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在该体系内流通。虽然SWIFT成为跨国贸易中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工具,但其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仍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去年2月,该机构经过短暂审议后直接排除了一些俄罗斯银行,因此受到了政治性质的质疑。

消息透露,SWIFT系统的创设是为了服务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经济",因此绝大多数的结算货币都是美元,曾一度达到90%以上的比例。自去年12月以来,美元的参与比例锐减,降至85%以下并且一直未能回升。俄罗斯媒体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缺少俄罗斯银行的参与",俄方开始减持美元和欧元,转而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交易,这也是导致SWIFT系统美元不景气的原因之一。此外,东盟国家和南美洲国家也在逐渐抛弃美元,转而使用本币进行交易,这些国家对货币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于18日再次报道,人民币在SWIFT系统内的使用率近期迅猛增长,在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增加了超过1个百分点,达到了约5.8%。与此同时,欧元的使用率直接下降至5.4%,这意味着人民币的使用率达到了最高水平,首次超过了欧元成为第二大货币。俄媒报道指出,SWIFT系统实时更新且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因此与传统的"国际使用率"统计方式相比更具代表性,因为这些数据是基于全球每一笔交易的实际结算。

观察人士指出,人民币的使用率飙升与中国第三季度外贸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9月份的进出口额达到3.74万亿元,创下了年内单月新高;中国的进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中亚、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而不再以传统的欧美国家为主导。特别是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增长超过了33.7%。同时,东南亚和中亚国家正在广泛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就挤占了传统欧洲国家的地位。随着与新兴国家的贸易增加,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这推动了中国超越欧盟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报道同时提到,尽管9月份的主要贸易货币仍然是美元(占比84.15%),但这也提醒各国不容忽视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活力,即使在面临无休止的贷款行程、债务黑洞、多次加息和信用评级下降的情况下。一些观点认为,除非美国和西方盟友的地位在突发事件中受到严重动摇,否则现行的金融秩序仍然对其有利,只能寄希望于缓慢追平和超越。对此,有评论称:"在俄乌冲突结束后,西方如果继续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邀请其重新加入国际金融体系,那么俄罗斯会考虑接受还是继续保持现状?前者更有可能,因为人们在选择美元时往往是基于一种可怕的依赖性。"
SWIFT系统的国际使用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币的使用率迅速上升并首次超过欧元成为第二大货币。这一趋势与中国的外贸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增加,加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提高,推动了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超越欧盟。美元作为主要贸易货币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并且现行金融秩序对美国仍然有利。未来的发展需要继续观察,而且任何变化都需要深思熟虑。

相关文章
-
激光美白嫩肤效果怎么样?明显吗
2023-10-18 18:09:09 -
电脑系统坏了怎么修复?4招解决
2023-10-18 18:03:36 -
前脚掌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脚底板痛?或与这7因素有关,八个方法可有效缓解)
2023-10-18 18:02:53 -
油性皮肤如何美白最快?很多人都没搞懂,难怪用大牌也是浪费
2023-10-18 17:58:54 -
如何自制美白面膜介绍7款美白面膜的自制做法
2023-10-18 17:57:27 -
电脑选购——电脑哪种品牌比较好
2023-10-18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