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欲是什么意思(禁欲本身就是欲望的表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7 08:32:21

禁欲,指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一般单指男女的性生活;扩展出来,泛指克制人的所有的生理欲望,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的欲求。通过克制欲望、让自己的身心达到某种境界。禁欲源于宗教活动,后来广泛地运用于文化活动中。特别是时下一些所谓的修行者,通过“持戒”达到禁欲的目的。
欲望的产生,源于需求的过度,或者是对某种喜好的不加节制。其通常表现为“我想如何”。比如:我想吃肉、我想喝酒、我想放纵自己的身体等等。当自己明确知道这种种欲望会对自己千万伤害的时候,就会产生了反向的思维,从而想要“禁欲”。于是,“禁欲”就成了很多人信奉的标准和教条。
其实,“禁欲”本身,就是一种欲望。
与“我想如何”相比,“我不想如何”也是欲望的表达,它同样表达了强烈的个人意愿。它们是事物的两个极端。我喜欢吃肉、我不喜欢吃肉,从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个人意愿的展示。而这个意愿,就是欲望。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了:一直坚持“禁欲”者,其实是一直将自己处在“欲望”之中。与此相同的是,那些痴迷的“持戒”者、“守律”者,其本质也是如此,一直将自己处于破戒、破律的行为中。因为他们的心里一直想着那些“戒律”,想着那些本不应该想的东西。
作为一个修行者,在其修行初期,是需要一定形式的“禁欲”约束。这可以称之为外来的约束,将有助于平息其内心的烦躁,慢慢走向平和。当修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逐渐打破“禁欲”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从而开始了自己约束自己,就是自律。而最高级的自律,那就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里,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这样的道理。悟空在不服唐僧管教的时候,为了帮助唐僧约束悟空,观音菩萨化身一个老母,将一个金箍咒套在了悟空头上。这个咒儿的名字叫“定心真言”。等到悟空他们一路辛苦到了灵山见到如来后,悟空头上的金箍儿自行消失了。为什么?当一个人真正达到了自由自在境界的时候,他根本不需要外来的约束。
袁了凡在留给自己儿子的家书中说:以前云谷禅师教给自己,在持中不持,在不持中持。我们可以借用在这个道理中:禁欲,在不禁中禁,在禁中不禁。不要刻意去“禁欲”,也不能故意不禁。
惠能大师告诫后人:“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不必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一个人,内心平和,不嗔不恨,不争不夺,不贪不喜,自然欲望就少。如此这样,恬淡虚无,无欲无求,即使想要禁欲,也无欲可禁。
修行者,修的是心,行的是道。修一颗平和之心,行一路仁义之道。惟有如此,方是真修行。
相关文章
-
激光美白嫩肤效果怎么样?明显吗
2023-10-18 18:09:09 -
电脑系统坏了怎么修复?4招解决
2023-10-18 18:03:36 -
前脚掌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脚底板痛?或与这7因素有关,八个方法可有效缓解)
2023-10-18 18:02:53 -
油性皮肤如何美白最快?很多人都没搞懂,难怪用大牌也是浪费
2023-10-18 17:58:54 -
如何自制美白面膜介绍7款美白面膜的自制做法
2023-10-18 17:57:27 -
电脑选购——电脑哪种品牌比较好
2023-10-18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