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觥筹交错的意思(每日成语故事:觥筹交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6 10:15:42    

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出自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仕途非常坎坷,宋仁宗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不久之后欧阳修又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奉命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出任右正言、知制诰。当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

随着新政的失败,范仲淹、韩琦、富弼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受到牵连,也跟着被贬至滁州(今安徽滁州),任滁州太守。任滁州太守期间,欧阳修经常去西南郊琅玡山的酿泉边去玩,那儿有一个亭子,欧阳修将它命名为醉翁亭。欧阳修经常与朋友在醉翁亭饮酒欢聚。并著有《醉翁亭记》,里面描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通过《醉翁亭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被贬,但是欧阳修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使得官民称便。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