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单位有哪几种(你每天接受多少辐射?防辐射产品是不是智商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0 07:00:58
你每天都在接受辐射
你头上100多公里高的大气,有辐射;
你脚下几千公里厚的大地,有辐射;
你每天吃的食物中,也有辐射;
甚至一个老烟枪,一年因为吸烟受到的辐射计量都要大于放射科的医生。
所以,辐射到底是个啥?

它是一个“热量单位”;
我们真的需要害怕吗?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用担心;
在放射科和核电站工作的人健康风险高吗?真的比那些996甚至007的人低;
各种防辐射产品是必需品还是智商税?你说呢?
我们一个一个解释。
首先,辐射究竟是个啥?
辐射的单位叫:西弗,缩写:Sv;又称希沃特
当然,就像米,毫米,微米一样,西弗也有,毫西弗,微西弗等等。

而“1西弗=1 焦耳/千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每千克体重,如果接受到的热量是1焦耳,这就是“1西弗”,所以“辐射度量的实际上是你身体接受到的热量”。
这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对吧,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晒太阳。所以大家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动物接受到强烈的辐射就会突变,因为热使得DNA分子热运动增加,变得不稳定,所以在细胞分裂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这就是咱们的第一个问题,辐射实际上是度量“热”的单位。
好,第二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害怕辐射吗?
有句话叫“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人接受的辐射计量的安全线: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来自非背景辐射的游离辐射,一般人为对民众而言辐射年剂量规定是不超过 1毫西弗。
那什么叫非背景辐射的游离辐射?
先说背景辐射,就是我们周围没法逃避的辐射,像咱们上面说的大气中的“氡气”这个有1.2毫西弗,宇宙射线,0.4毫西弗,大地0.5毫西弗,食物和水0.3毫西弗。一共2.4毫西弗。除了这些,其余的就都是游离辐射了。
那你说,这不就已经超过规定的上限了吗?那我们不是很危险吗?
其实不是,因为这只是对普通民众的标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还规定了一条对于“放射性职业工作者”的标准,一年是不超过20毫西弗。
但注意:一名老烟枪,我指的就是那种每天30支的那种,他一年接受的辐射剂量就是60毫西弗。
没错,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辐射规定上限还没有老烟枪多,那做这个规定干嘛呢?
这是因为社会中有各种职业,比如有些观众是老师,有些是上班族,有些是程序员,像我是自媒体人,每种职业都会有风险,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放射性职业人员”规定的20毫西弗,其实就是相当于,只要你每年接受的辐射计量小于这个数值,你的职业风险就不会比教师,白领,自媒体人高。
所以,各位明白了吧,如果你是那种每天加班到凌晨的996,007的话,你的风险就比每年接受20毫西弗的人高得多得多。
那究竟接受到多少计量的辐射才会产生医学证据上的损伤呢?
各位读者,请把这个数字记住:“单次暴露在100毫西弗”会对人体产生可以观测到的伤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界限,低于100这个数字就是安全的。
那你可能会说,如果暴露在100毫西弗下就会有损伤,那辐射减小一半,50毫西弗,是不是伤害也会减少一半呢?
不是,这里要纠正一下,只要是低于100毫西弗的量,在临床医学上就检测不到组织器官损伤的证据,换句话说,只要是“单次接触到100毫西弗以下的辐射”都是安全的。无论是男人,女人,孕妇,甚至是正在发育的胎儿都一样,都是这个数值。
这样解释大家应该也就明白,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民众的辐射年剂量 1毫西弗”是有多么安全吧。
所以,第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真的不用害怕辐射,哪怕是一辈子都在放射科的医生和核电站工作的人,也没有熬夜加班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第四个问题,市面上的各种防辐射产品是不是智商税,孕妇防辐射服应不应该买?
这个问题,参看我上面给出的“只要是‘单次接触到100毫西弗以下的辐射’都是安全的”以及“地球人平均一年累计所受辐射2.4毫西弗”这两句话就行了。
好了,总结一下。
辐射它是一个“热量单位”;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用担心;
在放射科和核电站工作的人真的比熬夜加班的人风险低;
市面上的各种防辐射产品都是智商税。
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单次接受辐射100毫西弗这个界限。”低于这个界限都是安全的。
最后补充几个在医院放射科会接触到的辐射计量。

相关文章
-
激光美白嫩肤效果怎么样?明显吗
2023-10-18 18:09:09 -
电脑系统坏了怎么修复?4招解决
2023-10-18 18:03:36 -
前脚掌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脚底板痛?或与这7因素有关,八个方法可有效缓解)
2023-10-18 18:02:53 -
油性皮肤如何美白最快?很多人都没搞懂,难怪用大牌也是浪费
2023-10-18 17:58:54 -
如何自制美白面膜介绍7款美白面膜的自制做法
2023-10-18 17:57:27 -
电脑选购——电脑哪种品牌比较好
2023-10-18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