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贴现是什么意思(一个例子带你看懂“贴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3 09:47:52    

有伙伴问贴现是什么意思?贴现这个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经常涉及,也称为折扣贴现,是指将一张未来到期的票据在到期日之前按照一定的利率提前出售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现金的行为。

贴现的操作过程可以描述为:“将票据的面额除以1加上利率的倍数,即得到了票据的现值。”在这种交易中,贴现率相当于是一种利息,贴现额则是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的折扣。通常情况下,贴现率会比市场利率低,因此贴现可以提前获得资金,并可更平稳地管理现金流。

货币的时间价值

你把钱存在银行,到期后银行一般会根据约定的利率付给你利息。那银行为什么要付给你利息呢?

这是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银行用你的存款去开展其他业务,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这个增值的部分就是利息。

假如你存银行100元,约定1年后取,利率2%,一年后你可取得本金100元+利息2元,2元是这个资金的增值部分,也是本金100元在这1年间的时间价值。

贴现的本质

所谓贴现其实就是计息的反过程。你现在要收回未来某个时刻的资金,就要扣除在未来这段时间里资金增值的部分。贴现“扣除的钱”和计息“增值的钱”,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简而言之,贴现就是对某种资产未来价值的即期实现,贴现人需要贴付部分的远期利益。

假设老王持有一张1年后到期、面值为100元的债券,但是他现在急需用钱了,于是他去银行说能不能现在就把100元给他。

银行工作人员拒绝了老王,并说:“票面金额是100元,贴现率是4%,所以现在只需给你96元。”

计算公式:100÷(1+4%)=96元

老王如果想提前支出这部分的资金,就要付出一些代价,他贴现的代价就是这扣掉的4元钱。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明年今日的100元,按照银行4%的贴现率,只值96元。

现实中的计算比上面举的例子要复杂的多,在金融领域中,贴现常常用于衡量未来现金流的当前价值,例如债券的贴现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