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性的意思形容什么(生命之根:秉性)
33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18 21:25:54
秉性是东土专属词汇,西边是没有的,秉性就是“天生自带”的东西。背后有一套生命系 统。
对比对比一下.心理学搞教育:基因、猴子、进化、自然选择、大脑等这一整套是个理 论基础,围绕这个基础开始研究人,从而推导教育方法,人格啊、生理啊等等。
本质:把人当物研究。
力求结果:标准化、可复制。嗯,幸福模式都想要标准化,比如四处采访,小动物幸福 度打个分...非常逗。
佛道搞教育:本土研究人的核心词—性(形态),和尚来了后,性加个字—秉性(秉承 的形态)。二人一拍即合,理论契合,这个性属于天生自带,不是基因进化等等完全决 定的,是抽离出来的,以研究物的方式根本研究不了。本质:把人当“人”研究,是附着 于物之上的一个抽象的东西。力求结果:独特化,不可复制。
这是两套系统,系统的建立都是需要“起源”的,文化思想就是从研究生命起源而衍生出 来的,每个地界都会有宗教嘛。前一套系统搞起源原本是上帝罩着,但是后来罩不住 了,搞个基因,暂时拿这个当起源,说是生命的密码,科学也是宗教。东土佛道表示不 对,生命可不仅是基因那么简单,“性”是天生自带脱离于肉身的。比如古人讲借假修 真,就是利用肉身这个假的机器,修炼真性。
好了,咱甭管这两套系统对不对,咱不是拉大旗理论学家,学习秃头长发以及切块技师 们的东西都是为了用而已。答案是后者非常好用!禀性这词去查词典最多给个“天生自 带”的解释,再往下没解释了,因为后面那套本土系统与流行的唯物格格不入了,完全上 不了教科书的...但是这套神奇系统非常好用。好用在哪呢?
一是围绕“性—命”有理论,二是这套理论通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已经衍生出许多 “法”。 从道-器,全套的。关于秉性简单讲,佛家叫种性,或者叫人的本性,这个东西是 随着轮回流转的。道家是看成形态变化,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那个最初的东西、与道 相连接相契合的东西叫天性,易经讲“万物资始乃统天”就是这个“性”在作用。秉性是遮盖 天性的东西,属于“恶”。被遮住了以后就会在实际生存上产生许多习性,所以也叫恶习 . 这是东土从生命存在角度观察人的基本结构。
佛道这套东西得搞社会实践啊,那就得“量化”,在社会实践上,道、德仁、义、礼, 慈、悲、爱、勇、怯、孝、贤等等n多个词汇就像是“尺寸”,形成一整套量化,量化性 (形态)的变化。像个大网,人都在网络上,生死吉凶悔吝就在其中的变化。人在大网 络上的游走变化,就开启了生存谋略。就像下棋。人的“性”是变化的,上坡路是修炼心 性,下坡路是不断熏染恶习,无数众生就在“大网络”上开始移动,这种移动决定了个体 存在的结果。网络上的“量化格格”就是下棋的棋路、工具。悟天性即可看到各种秉性 (见过光芒即可知道怎么被遮盖),知秉性而见其习性,基本谋略往往都是从习性入 手,等等...
所以这个“大网络”又叫“方略”,在这个方略上搞事,叫做谋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生 存 +生活。生存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在方略上的游走变化。知秉性,就是看到孩 子在当下 时空方略上的起点位置,而引导其“移动”主要靠习性。再往下就涉及到教 育的初衷了,初衷因“成功”的定义不同而不同,决定了对秉性种种子搞引导的不同,这 就取决于每个家长选择了。追求平凡与追求荣耀,处理秉性的方法就不同。
秉性是遮盖物,属于“恶”,一种是把遮盖物给去除掉,秉性是“平凡的障碍”,也就是化 秉 性,比如《道德经》讲上善的水性,与佛家讲的化掉秉性是一样的,悟道=化秉性 而见天性,人才能有水德,才能滋养万物,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平凡。
另一种是现实社会的教育,所对应的是不同时代环境下的“成功目标”。这时候秉性可能 是“荣耀”的阻碍,也可能是“荣耀”的基石。家长对孩子说,你看你多木讷,人家小明多 聪明活份,多有“进取心”。这后面一系列褒扬,其实都是恶,只是符合时代所需。
相关文章
-
激光美白嫩肤效果怎么样?明显吗
2023-10-18 18:09:09 -
电脑系统坏了怎么修复?4招解决
2023-10-18 18:03:36 -
前脚掌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脚底板痛?或与这7因素有关,八个方法可有效缓解)
2023-10-18 18:02:53 -
油性皮肤如何美白最快?很多人都没搞懂,难怪用大牌也是浪费
2023-10-18 17:58:54 -
如何自制美白面膜介绍7款美白面膜的自制做法
2023-10-18 17:57:27 -
电脑选购——电脑哪种品牌比较好
2023-10-18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