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护犊子什么意思(中国式“护犊子”有多丑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0 16:31:32    

在我国的东北,有一种说法,叫护犊子,意思就是自己的人,怎么样都要自己护着,不能被其他人欺负,这种状态放到恋爱当中,是让人很苏的一个点,但是放到保护孩子身上,会出现一些比较“难看”的画面,甚至出现伤害他人、触犯法律的情况,有的时候甚至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一些新闻报道:

8月8日,在河南的一个游乐园里,可能是因为两个孩子争夺玩具而引起的冲突,两个孩子的妈妈前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因为一些问题,直接当着孩子的面,扭打在一起,在这期间,甚至出现了撕扯对方衣服的情况。

后来在周围群众以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分离开来,民警也接到报警,目前正在调查处理种。

前不久,广州的游乐场内,两个孩子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一起,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立即过去护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对另一个孩子的又踢又打,甚至对这个孩子的奶奶动手。

更久远的相似事件也有发生在去年的,也是发生在游乐场内,两个小孩子因为玩具分配的问题,推搡起来,其中一个孩子的奶奶直接冲过去,掌握另外一个孩子,然后直接抱着自己的孙子扬长而去。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自己每次看到的时候其实会有点害怕,会害怕以后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也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遇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有网友开始讨论,家长这种类型的保护,真的是爱孩子的表现吗?

网友A:孩子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家长们的“言传身教”!遇上这种家长的孩子真倒霉。

网友B:只知道生,不知道教育,生下来干啥?遗传下去?

网友C:这样真的很丢人

网友D:这样会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影响

总的来说,大部分人是不赞同家长这样“护犊子”的行为,但是这个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肯定是有原因的,大都逃不过以下几点:

1、就只是单纯的因为爱孩子,没办法看孩子受半点委屈;

2、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家长的行为,学会勇敢,学会如何反击;

3、只是想维护自己的面子,不希望孩子或者其他人认为自己太懦弱,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

4、自己本身就是冲动,姿势,暴力且冷漠的人,保护孩子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理由;

如果家长使用的是这种保护方法,孩子能得到些什么呢?

1、觉得自己非常有安全感,家长是真的在保护自己;

2、孩子完全就是肆无忌惮,因为家长永远都在后面帮他们擦屁股;

3、孩子会开始变得没有责任感,因为他们自己闯祸了,也不需要自己负责;

4、在家长的行为影响下,开始喜欢使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

5、被家长的行为和样子吓坏了,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确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保护,会让孩子很有安全感,但是过度的保护,给孩子带来的后果,就不会是你想得那样的完美。

可孩子总是要跟外界接触的,总是要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出现冲突的情况根本不违法避免,总是有需要家长出手调节的时候,可家长具体要怎么做才合适呢?

第一,必须要了解清楚孩子起冲突的原因

家长要清楚的知道,孩子之所以会起冲突,也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说,两个孩子争吵,抢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舌头和牙齿总是会相碰在一起一样,所以我们在处理孩子之间冲突的时候,要保持心境平和,另外,如果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最好不要轻易插手孩子之间的冲突;

第二,给到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

孩子之间起冲突的时候,其实他们自己是有机会去自己解决的,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而不是看到孩子起冲突之后,立即上前替孩子解决,甚至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暴力的方式也会吓到孩子;

第三,如果遇到对方胡搅蛮缠,反击的时候需要注意尺度

有人说,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我能保持风度,但是对方不能保持风度,当对方的家长挑衅,甚至伤害孩子,家长就需要及时反击,但是需要注意一下尺度,不要落井下石,给孩子留下太多不好的影响。

第四,事情发生后,要引导孩子进行反思

这里所说的反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肃夸张,只是引导孩子,慢慢的想起刚才冲突为何会发生,自己和对方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有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对的,然后教会孩子以后避开这样的问题,学会避开一些难缠的人,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保护自己的大智慧,及时复盘和及时止损,都是人生之中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们确实都是爱孩子的,保护孩子理所应当,但是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有正确的三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刻保持冷静,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味,不要一味的冲动解决,最终让自己和孩子受伤,难逃发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