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10:47:31    

聆听孔子解读《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如果按照普通的翻译鸡汤,他说:有朋友从远方来探望你,难道不值得开心吗?no no no!孔子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太浅薄了,他成一个讲鸡汤文的。

我们读短的作品,尤其是一些诗歌、一些中国传统哲学的东西,我们的技术动作也是会变形的,这个的推断和总结不像剧本那么简单了。我们简单的来说,耳熟能详的孔子那个有名的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本上的解释是让我们说经常习读需要方法,难道不是件快乐的事情吗?


如果这样解读的话,孔子就不是圣人,他就是一个爱唠叨的家长。孔子真正的意图是让学生去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当社会和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学指的是如何掌握本领,这当然就是学习的意思了。时呢习呢?时指的是社会时机。我们也不能理解为学习,而是实践机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呢?孔子这句话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孤独,因为远方的朋友既然那么值得期待,那么值得盼望,那就证明身边的人聊不来,聊不到一起去。孔子在说我很孤独,这个朋友的概念在这,他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就可以,聊天就可以。


这个朋友的概念应该是二人在思想意识上高度认同,并且远远高于身边认识的其他的人,应该像俄罗斯无偿的支援马克思一样,应该像马克思死后,恩格斯还可以继续追随他的理想一样。应该是李商隐和许久未曾谋面的朋友,一面之后晚上都舍不得睡觉,聊到很晚,抵足而眠,走人走路,还要写诗,继续去怀念。


所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俗的书籍是不需要细读的,甚至他不需要读。经典的书籍,他需要反复的咀嚼,直至能聆听作者的声音,这才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