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精兵简政的意思和解释(国家机关单位开始精兵简政了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3 12:02:06    

最近翻到一条消息:“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这条消息传递出了什么信号?很多人看见这条消息,第一印象就是国家要精兵简政了。如果要以“精兵简政”这则成语来概括这则信息,那首先我们得正确理解这个成语原本的意思,“精兵简政”此词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只要肯认真抗战,这种精兵简政,分头并进,倒也似乎更要合理些了。意思是:“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从字面上看,议案中的意思是精简5%的编制,把编制名额用在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这其实不是真正的缩减人员,而是重新分配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的领域,让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与其说这是精兵简政,我更愿意从管理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提到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一个国家,可以视为一个组织,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而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进一步提炼,管理就是怎么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的进行分配,通过有效的计划,合理的组织,有效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最后达成组织目标。


但是资源的稀缺性,让管理者不得不在某些方面进行取舍,9世纪70年代,瑞士洛桑派瓦尔拉斯曾提出了“稀缺价值体系”,瓦尔拉斯认为“任何有用的东西,只要不稀缺就没有价值。而稀缺性是决定资源价值的核心”。现代管理学者们认为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注定了如果要在有限的资源下,要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就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本次的缩减编制,回收后用在关键领域本身也就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再利用。

所以,我反而觉得本次议案提出的收回编制这个词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汇来代替,就是“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前有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后有日本、荷兰在光刻机和光刻胶上的技术封锁,左有土耳其的新能源汽车关税提高,右有韩国芯片的限制出口。想要在这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突出重围,并且得到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升级。所以,这个精简人员,我更愿意用积极的眼光去把它看做是一场改革,更确切的说是一场大变革的开端,是国家领导人拥有卓越远见的一种体现。古有谚语:好钢用在刀刃上,好庄稼种在节令上。

对于此议案,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变革。达尔文讲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则消息也传递出了,国家现在面临的压力。在这大浪淘沙的年代,如果不进步,不改革,就意味着被淘汰。所以,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下,能够尽量立于不败之地。